自3月4日东部城区医疗联合体正式揭牌成立以来,我院先行组织医联体滨海、墟沟、连岛门诊部的执行主任、护理总长和相关职能科室人员赴海州区新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察、跟班学习。三位执行主任和三位护理总长正式进驻社区门诊部工作后,又先后召开多次工作会议,交流工作心得和经验,汇报工作思路。
在医联体全面起航之际,3月24日,连云区卫计局副局长张芹、我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王波带队前往医联体墟沟、滨海门诊部调研并座谈。
区卫计局副局长、东部城区医联体理事兼管理办公室主任张芹在座谈开始前宣读了连云区卫计局对医联体门诊部执行主任和护理总长的正式任命文件,并要求门诊部近期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再次明确对执行主任和护理总长的任命。张芹强调,在医联体门诊部试运行期间,由执行主任和护理总长全权负责门诊部的医疗和护理工作,门诊部运营费用支出由门诊部主任和执行主任共同签字方才生效。
“感谢东方医院派驻高水平医护人员到社区门诊部帮扶,我们会积极推进医联体工作,为执行主任、护理总长开展工作创造便利条件。”张芹在座谈中表示,希望执行主任以社区门诊部工作为主体,与门诊部主任、职工充分沟通交流,实现合作共赢。同时她也表示,成立医联体的意义就在于改革,要破旧立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利民惠民。张芹说:“医联体建设顺应医改、势在必行,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东部城区医联体一定会取得很好的发展。”
我院党委委员、东部城区医联体理事兼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波在座谈中说:“医联体是‘院府共建’、互动双赢的一项民生工程,对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规范诊疗行为,提升东方医院和社区门诊部的口碑,将医疗服务延伸至基层群众,推进分级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指出,市卫生计生委和连云区政府都对东部城区医联体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较大的期望,希望先行试点的3家门诊部能做出成绩、作出表率,将成功经验推广到其它医联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对于我院派驻的执行主任和护理总长的工作,王波提出几点要求:“迅速融入社区门诊部,围绕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的主线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区卫计局所布置的任务开展工作;充分利用院本部资源,结合社区特点,积极开展延伸服务;学习、调研公共卫生工作,结合绩效考核方案,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与门诊部主任的沟通和交流;尽快启动专家门诊工作;序时推进慢病管理、健康档案工作。”
参与座谈的墟沟、滨海门诊部主任均表示将积极配合执行主任和护理总长的工作,规范管理、加强培训、提升业务,努力做好医联体工作。新上任的我院两位执行主任安仲武、王勇和两位护理总长申春喜、郁李莉对来自区卫计局和院本部“大后方”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畅谈了各自对社区工作的构想和近期的工作安排。
与此同时,为最大程度发挥医联体“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到基层”的功能,我院于近期组建了医联体门诊部“专家团”,13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将从本周起进驻滨海、墟沟、连岛门诊部,社区居民每天下午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东方医院的专家门诊(详见下图)。3月28日下午,医务处处长王斌带领相关职能科室及内分泌科、中西医结合科、疼痛科等科主任前往三个门诊部,落实医联体专家门诊工作。
东部城区医联体2016年专家门诊一览表
此项工作得到了临床科主任、专家的大力支持。内分泌科主任史宝强说,根据以往的经验,有些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由于居住地离医院较远或者腿脚不便,与医生“失联”,医生无法掌握患者的恢复情况。专家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可以更多地和患者沟通、交流,及时调整药物,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三家门诊部对于各位专家的进驻表示非常期待:“专家来到家门口,今后社区患者看病再也不用扎堆往大医院跑了。” 我院专家的进驻,也将进一步提高社区门诊部的业务水平、管理水平,让社区群众方便、快捷地享受到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目前,东部城区医联体已进入全面运行实施阶段,3位执行主任也已制定了全年的工作计划,力求在兼顾整体工作的同时,打造出各自门诊部的特色和亮点,造福东区百姓,为医改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