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网站专题>专题文章>正文>
166
新闻中心

【院庆征文】我与医院共成长

时间:2019年12月11日  字体:

1939年,当初的东方医院只是几个人的小门诊,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现如今已成为连云港市东部城区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中心,是东部城区唯一的市属国家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八十年来,连云港市市立东方医院几度迁址,几度易名,始终不变的是医院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东方有情,关爱无限”的服务理念。

2005年,我怀揣着梦想,从院校毕业,懵懵懂懂的来到了东方医院,被安排到急诊上班,一干就是七余年。急诊给我的感觉是疾病的类型各异,病情变化快,危重的病人多。刚到急诊的时候感觉特别的乱,根本没有头绪,和病房的模式完全不同。我们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最终我们赢了,留住了一个个濒危的生命,多年的工作使我接触到很多的人和事,深深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家人的无助,我会用细致的护理工作和体贴的言语关怀帮助他们,帮助他们减轻痛苦。

2012年我转到医院门诊工作,门诊是病人来院就诊的第一站,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病人的整个就诊体验,映入眼帘的是一楼大厅的一站式服务台,工作人员热情礼貌,文明用语一下子触动了我。“小蜜蜂”流动导诊,亲切的告知患者就诊流程,楼层布局,让患者进入医院门诊大厅便产生了亲切感,无需到处盲目乱走,乱找。

从老一辈那里听说,以前的门诊很小,硬件和软件设施都更不上,门诊医生都是人工叫号、手写处方、手写病历。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门诊信息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医院已使用智能叫号,该系统直接产生患者排队信息,患者可根据语音呼叫和显示屏提示,有序的前往相应的诊室就诊,再也无需不停的探望,减少患者排队拥堵的现象,使就诊过程更加有序,实行了“一医一患一诊室”,保护了患者的隐私,减少了患者顾虑,为创造良好的医患关系提供了保障,并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4年,看,层高22层的医院病房新大楼投入使用,现代化的病房大楼,合理的布局流程、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而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为这个优美的环境增添了靓丽的色彩。

近年来,门诊不断以患者就医体验为出发点,持续改善门诊区域内服务能力,提升门诊服务便捷度,不断改善各项工作,门诊实行实名制预约挂号,自助机挂号、缴费,大大减少了传统挂号模式让就诊患者盲目奔波、盲目排队而且等候时间长的现象。门诊提供多种便民服务措施,包括24小时自助检验、检查报告单打印,轮椅、雨伞的使用,候诊按摩椅,便携式手机充电宝,简易门诊等等,大大提高了门诊满意度,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医院全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海马志愿者服务已遍布连云区大街小巷,在医院门诊大厅,你每天都能看到至少有一名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工作,亲身体验门诊工作,为患者进行导医、导诊、健康咨询工作,通过对患者的接、陪、送、问、答、帮,把患者入院、诊疗等各个环节顺利衔接起来,使医生和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很好配合,给患者及家属带去了方便、舒适、快捷和满意。

八十年的历程,是医院蓬勃发展的过程,优秀的成绩属于过去,辉煌的未来亟待开创,我与医院共成长、共发展、共进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医院创建三甲而努力奋斗!

回顶部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