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 那床 那房
——记连云港市市立医院手术室护士长钱元
手术室 张丹丹
清晨,一抹微光透过窗户调皮地停留在“她”的脸颊,伴随着“滴答答,滴答答”刺耳的闹铃之音,拖着“纤瘦”的身躯,上扬的嘴角,走过熟悉的街道,越过川流不息的人群,沐浴着冬风,迎接着朝阳,“她”迎来了又一个充满希望的一天。
那人—身着绿衣的天使
“嗨,早上好”,“哦,昨晚辛苦了夜班的小伙伴们”,“不用了,我自己来,不麻烦你们了”。“她”每次都早早地到达科室,在仔细环顾值班记录的同时,又认真梳理早会的解说要点。“她”就是身着一袭绿衣,眼戴圆框眼镜,我们可爱的朋友-钱元。手术室是一个要求颇高的科室,对于其他科室护士而言,手术室的护士更需具备良好的身体状态,坚毅不拔的精神风貌,当机立断的处事态度,兢兢业业的工作信仰,严谨自律的个人修养。而对于手术室护士长而言,“她”像是直插云霄的大树之根,又像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更像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颗星辰。她不仅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还要有抗压力极强的心理素质,优秀的业务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她”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坚守着,书写着她的不平凡,散发着耀眼的光和热。
谦逊好学,力争上游
她曾经也是一名普通的护士,在自身的刻苦钻研和妙语连珠,出口成章的护士长竞聘中脱颖而出,纵而成为一名手术室护士长。走进钱元护士长的办公室,狭小的空间里井然有序地摆放着一摞摞厚厚的书籍,和一个个分类清晰的文件夹,定睛一看《手术室规范化管理与教学》, 《手术室护理查房》, 《手术体位安置及铺巾标准流程》, 《手术室专科护理学》,《外科学》, 人体解剖学》, 《手术室制度及应急预案》, 《品管圈知识解说》等等,闲暇之余翻翻朋友圈,下班后的她,朋友圈内充斥着的是知识的海洋。工作之余,在接到特殊手术的通知单后,她总是立即与外科医生取得联系,在了解其无菌物品准备,体位摆放,术中配合其特殊性后,及时传达于护理及麻醉人员,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展.
温暖体贴,笑脸“妈妈”
对于手术室而言,有它的特殊性,当一扇大门关闭以后,患者身旁便不再允许有家属的陪同,迎接着的是一群只露出“眼睛”的医务人员,内心的孤独和恐惧显而易见,然而在我们手术室这种情况却很少发生。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双双温暖的双手,一个个坚定的眼神之下,患者都将自己安心地交付于我们的“双肩”。记得那是2018年10月20日上午,有一位做疝气手术的2岁半小朋友,在接于手术室与爸爸妈妈分开后,瞬间“哇哇哇”嚎啕大哭,任凭医务人员如何劝说,都难以平复,这时钱元护士长寻声赶来,在钱元护士长的耐心安慰以及独特的逗乐之中,宝宝安静地躲在了钱元护士长的怀中,在多方鼓励及引导下,宝宝乖乖地配合着叔叔阿姨们,整个手术过程中,钱元护士长仍旧陪同在患儿身边,手术结束后,患儿小嘴嘟囔着“漂亮的护士妈妈”,那一刻所有人的心都融化了,也许是特别的缘分,才让我们成为医务人员,才让我们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事业,才让我们无惧艰险与不理解走在保卫生命的第一线,才让我们化身为一个又一个拯救苦难的“天使”。
无私执着,一马当先
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动听的天籁,有的是一颗默默付出的心。手术工作存在着特殊性,通常一台手术结束已是午时三刻或深夜十点,而站立数个小时的手术室护士即使饥肠辘辘却仍挺然而立,紧密配合手术进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保障手术的绝对无菌,保管好各种手术标本,认真清点各种无菌敷料,器械,缝针等,保障患者安全的进入,离开手术室。面对抢救危重病人时更需绝对专业的业务能力及反映能力,与医生共同打好与死神博弈的艰难战役。而钱元护士长永远都是默默地付出,不求回报,家住新浦的她,在科室有事的时候,任何时候都不辞辛劳,不说一句苦,不言一句累,火速赶来,解忧除扰。平时更像是一个大孩子般,与护理姐妹们,麻醉兄弟们及外科大咖们“玩”成了一团。
那床—驱走病魔的跳板
走进手术间,迎面而来的是一张不大不小的手术床,一个手术如何取得成功,由手术医师,麻醉医生,手术护士,手术环境各方面综合因素决定,而手术床,为手术之源泉,稳固的底座,柔软的海绵垫,崭新的保护套,有效的约束带,多变的体位变换开关,无疑在手术过程中增加了诸多可实践性,而钱元护士长是一个注重细节的老护士,她用自己的专业理念和“护心,爱心”的人文素养,对于每一张手术床都要求颇高,要求我们每一位护理人员必须把患者当做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在手术开始之前,认真检查手术床的性能,按键是否存在异常,软垫是否舒适,零件是否稳固,布垫被褥是否清洁无异味,确定无误后才可将患者移至床上,护士长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让患者在来到手术室后像回家一样,躺在舒适的床上,尽可能减少心理生理上的不适,在一场美妙的梦乡之后,迎来的是一张崭新的躯体”。是啊!因为相互包容的大爱,我们收货了一份份温暖贴心的小爱,所有的爱凝聚在一起,汇集成的是幸福的长河,也许病魔见到了都会望而却步吧!
那房—重获新生的栈道
说起房子,我们想到的是我们温暖的小家,而在市立东方医院,有着温暖的“大家”,“它”就是手术室,这个“家”有着诸多可爱可亲的兄弟姐弟们,他们仿佛堆砌成了城墙,又像是凝聚成了麻绳,更像是一朵朵笑脸向阳的向日葵。楼上楼下的隔断,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的醒目标识,一袭袭蓝帽,一个个口罩,一身身绿衣,一双双“拖鞋”,“它”用细节告诉你,手术室的严谨与绝对性,一台台价值不菲的仪器,一排排标志清晰的药品,一列列醒目有序的无菌敷料,更像是一件件美妙绝伦的艺术品。无影灯下的“翩翩起舞”,抢救战役上的“刀光剑影”。“快,准,细,慎,稳”的专业化标准,鞭策着我们大步向前。对待我们的“大家”,钱元护士长也有其独特的见解,在同事关系融洽的同时,处理好护患关系,在保障手术有效配合的同时,美化我们的手术室环境。在节约医疗资源的同时,有着自己的小创新。比如:完善手术室宣传画板,建立医患微信沟通群,手术过后的无菌单化身为手术床单等等等等。手术室人性化的沟通,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手术过程的全程保驾,手术结束的细心嘱托,返回病房的妥善安置,都在最大程度上予以患者“家”的感觉,“亲人”的温暖。
我赞美护士有着无私的爱,我赞美护士工作平凡而伟大,我赞美护士的温情,我赞美护士的体贴与果断,我更赞美手术室钱元护士长的默默奉献,没有一句豪言壮语却一直都在拼搏。在每一个平淡而又重要的日子里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工作的专研,生活的照料,闲暇之余的交心,昼夜轮回的交换,不变的是她脚踏实地的决心,无所畏惧的风采。
在踏入手术室工作岗位的几个月里,我由衷地感到充实与振奋。也许有人说护士不懂生活,只会机械地工作,也许有人说护士不懂浪漫,离开花前月下,减去浪漫美丽,繁琐与单调的工作轮回,血腥与忙碌的手术空间,而我想说我喜爱这里,喜爱这儿的柔情,喜爱这儿的温暖,喜爱摘下患者身上“坏东西”时候的那种激动,更爱钱元护士长孜孜不倦的教诲,以身作则的魅力!那么,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