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浪微博上,有位朋友发了一条微博,内容是:一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服用利血平十年。来我院欲行外科手术,麻醉会诊后遭拒,要求停药一段时间。告知原因后,患者感觉是医生刁难他,心急做手术,愤愤出院。转至另一医院,故意隐瞒病史,麻醉会诊得以通过,次日手术,麻醉后死亡。然后要求赔偿。这是何苦,多点信任就不会有悲剧发生。
简单点说,不要对你的医生隐瞒病情,既往病史,既往服用药物的情况。因为,很多手术的患者,年龄比较大,所患疾病可能较多,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因此,可能服用的药物很多。患者或家属觉得,这些药物不会对手术与麻醉有影响,就没有如实告诉医生。可这很可能埋下隐患。
上面这个故事里,利血平之所以显得重要,那是因为长期服用利血平的患者,将耗竭神经递质产生降压效果,故其引起的严重的低血压,用麻黄碱与多巴胺无效。同时利血平可能加重中枢镇静。换句话说,如果手术中出现大出血或低血压时,如果你术前没有及时停利血平,血压将很难提升与维持,便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术前合并有糖尿病,长期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维持治疗者,手术当日应停药。
术前合并有心绞痛、快速型心律失常,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美托洛尔)维持治疗者,术前一般不主张停药,但可酌情适当调整剂量。 术前合并有心衰、心房纤颤,正用洋地黄(地高辛)维持治疗者,手术当日应停药。
术前做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或冠脉安装过支架需长期服用抗凝药(华法林)患者,至少停用4-5天,有些医院要求时间更长,比如7天。
对高血栓栓塞风险的病人,从术前停药至术后华法林效果尚未恢复的时段是血栓栓塞的高风险时期。手术前后约一周时间,通过肝素过渡性抗凝治疗可以有效减轻围术期病人发生栓塞的风险。
术前合并有抑郁症,正在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虑平)维持治疗者,手术前应停药,最好2周以上,单胺氧化酶抑药(MAOL)是儿茶酚胺、5-羟色胺和其他单胺物质的主要灭活酶的抑制药,如帕吉林、异唑肼、苯已肼等。这类药物可使儿茶酚胺类药物代谢减慢,在服用儿茶酚胺类药物或间接作用的拟交感药时加压反应可增强多倍,甚至出现高血压危险。服用MAOL者必须于术前2-3周即行停药。
术前合并有高血压,长期服用降压药维持治疗者,术前不停药,应持续用药至手术当日早晨。换句话说,高血压药物在手术当天早晨,可早一些服下,用一小口水。不过,利血平这个药物是需提前停用的。
术前合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正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合并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正服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术前都不停药。
术前合并有癫痫,正在服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维持治疗者,术前不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