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
连云港市市立东方医院成功抢救
一名54岁脑卒中患者
准确快速的院内急救
衔接紧密的接诊
完善的救治流程
畅通的绿色通道
给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10:40
家住墟沟的孙先生,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2小时
12:48
孙先生乘坐120至市立东方医院急诊科
12:51
接诊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
直接送进急诊CT室进行检查
根据CT结果及患者各项查体
确诊孙先生患有急性脑梗
符合静脉溶栓指征
家属考虑出血风险及到处打电话咨询
不肯同意溶栓治疗
13:40
经神经内科医生孔令胜与患者家属反复沟通后
家属最终同意溶栓
即将RT-PA静脉溶栓时孙某病情再次加重
13:43
行急诊静脉溶栓治疗
两个小时后患者肢体瘫痪、
言语不清完全缓解
静脉溶栓后24小时复查头颅CT未见出血
提示左侧基底节区梗死
7月18日
16:40
孙先生再次出现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考虑内囊预警综合征,肢体瘫痪可能性非常大。
17:10
经科室讨论,刘丽艳主任与患者及其家属反复沟通,立即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联合静脉阿加曲班抗凝治疗,同时提高脑灌注治疗。
7月31日
孙先生康复出院
8月11日
孙先生亲自步行送来锦旗
感谢医生的及时救治
神经内科主任刘丽艳:
如果孙先生发病后,第一时间来到医院并且进行溶栓治疗,致残,偏瘫率就会缩小,所以如果确诊脑梗死,大家一定要及时配合治疗,缩短溶栓时间
孔令胜医生:
近期我们医院脑梗死溶栓患者中,有好几例出院后复诊,都是走着回来的。溶栓可以大大降低急性脑梗死的致死、致残率,救回一命,还能减少中风后遗症发生,避免影响日后生活质量。遗憾的是,我国急性脑梗死患者目前溶栓率不足4%,耽误溶栓的往往有这几个原因:
一是许多患者抱有侥幸心理,发病后认为休息一下就会好,当症状无好转再去医院就诊时已经超出了治疗时间。超过了时间窗,即使有再好再先进的“武器”也用不上。因此,发病后建议及时到就近的具有溶栓资质的医院救治。
二是患者和家属对于溶栓的了解程度有限,家属间的意见未能统一。“曾经有一名70多岁的患者,子女比较多,意见比较杂,没有一个能拿得定注意,最终眼睁睁地错过了治疗时间窗,后来偏瘫了,生活不能自理。”孔令胜医生表示,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医生都感到非常可惜。
患者和家属的顾虑,有的是担心溶栓风险。孔令胜医生介绍,静脉溶栓的主要风险是出血,包括脑出血而导致病情加重,但是可能性极小,只要在专科医生的规范指导下风险远远小于尽快开通血管的获益。
至于对于费用的顾虑,孔令胜医生表示,溶栓药物虽价格昂贵,但已纳入国家医保报销范畴,可按正常比例报销,相比日后出现偏瘫、丧失自理能力所需要的康复、护理等费用,这笔钱花得更值。
提醒
中风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另外一点,就是想给年轻人敲警钟,中风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一般青年人中风往往发生在本身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脏疾病、动脉夹层、高血压等疾病的年轻人身上。时下年轻人流行的熬夜、吃外卖等,无疑都是有害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