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期间的饮食管理
Long long ago ,女人生孩子时,家人给做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卧个鸡蛋送到炕沿,产妇渴了喝、饿了吃、疼了拧持(自由式体位)一路艰辛地把孩子生出来。
七八十年代在医院分娩也是各种小保温桶送个加油餐,透着浓浓的关切。
再后来,国外的医院有了很多条条框框,我们也跟着效仿起来。比如,那时大量的分娩镇痛腰椎麻醉后,不让吃不让喝,依靠输液给予能量支持;还比如医生担心让孕妇自由进食,如果中途顺转剖为麻醉带来困难,又是不让吃不让喝。
近些年随着循证医学与循证护理的发展,国内外的研究者发现:待产过程中的“适当”饮食不一定导致频繁呕吐、不一定影响手术中的麻醉。我们强调“适当饮食”啊。
正常的产妇进入产房待产,吃喝基本是自由的。有一些异常的情况,例如妊娠期糖尿病、产程进展过缓等,医生、助产士可能会有特别的嘱咐,依照当时的情况来特殊安排。
今天我就简单说说我们医院产房助产士姐姐的一点小体会。
1
在产房内进餐的第一要点就是“少食多餐”,不要一次进餐过快或者过饱,以防宫缩频繁引发恶心呕吐。产房内的用药和一部分操作是因产程发展来决定,不一定有时间规律可循,少食多餐也是为了这些医疗操作的安全性考虑。
2
我们尊重孕妇在进餐口味上的选择,就是说您选择您平时喜欢的饮食就好。但是助产士小姐姐们也有小建议:要以易消化,流质、半流质饮食为主:粥、面条、馄饨(少吃一点)。不吃高油脂不易消化食物。
3
水,是待产过程中的宝贵资源,一定要少量多次喝白开水。由于宫缩时做深而大的呼吸,呼吸道散失水分增多;疼痛也会导致出汗增多,所以及时补充水是十分必要的。
产房内会提供水、纸杯、吸管。妈妈也可以带矿泉水进产房。
4
糖尿病产妇在产房待产时,更要关注自己的饮食情况,该吃东西的时候,不论自己想不想吃,都要适当摄入食物,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也可将咸味消化饼干、全麦面包带进产房。
但是,糖尿病产妇在吃甜质饮食,喝甜味饮料前一定要与医护人员沟通。在待产过程中,工作人员也会更多关注糖尿病产妇的饮食和血糖变化情况。
对了,说了这么多,我们来了解一下大家最熟悉的三大营养物质:
看起来脂肪完胜。但是,你以为脂肪这懒货是想分解就能分解的吗?没有糖和蛋白当炮灰,脂肪怎么可能会主动出击?要不然减肥不就是分分钟的事吗?!哪轮得到万千女性年年念叨!所以高脂饮食在产房内不可取。
而且大脑还不能直接利用脂肪,必须利用一个叫“三羧酸循环”的过程才行。这个搞不清的请移步度娘,简直罄竹难书!
蛋白质最终分解成为氨基酸,这货可精贵了,天生来就是大小姐的命,刺绣女红缝缝补补(合成其他酶、蛋白质)还可以,但是让ta去战场杀敌(供能)那简直是蚂蚁撼大树!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产程时间长还让吃鸡蛋呢?鸡蛋不是蛋白质含量高吗?一般我们认为,连续运动超过90分钟以后,蛋白质也会分解参与供能,算是临时抱佛脚吧,所以吃一点没啥坏处。一点啊!
主角来了!
糖:分 单糖、多糖……太多搞不清,我们就拿米粥、面条汤来说吧: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这三步比较简单明了,大家多少都能明白一点吧?葡萄糖是个好东西,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细胞都喜欢,脑细胞可以直接利用的只有葡萄糖,下次犯困的时候,除了呼吸新鲜空气,再喝口葡萄糖吧~~
至于为什么是米粥、面条汤不是别的?要看GI,也就是升糖指数:
运动饮料:95
酸奶:33
米饭:59
白面包:70
土豆泥:83
考虑到米粥、面条汤的糊化程度高一点,差不多在59-70这个范围吧。当然,这俩也比较好做,口味适合大部分人,还可以搭配各种小菜,顺便来个土豆泥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GI太高的我就不建议了,血糖飙升的话,胰腺又要加班赶工胰岛素了……非要试试的话,二程可以考虑哈。
所以大家明白了吗?为啥生孩子这么耗费体能的事,软塌塌的面条,黏糊糊的粥管大用了吧!
巧克力
(非必须、可以用)
这个可以有,但是一定不能待产10几个小时就靠两排巧克力挺过来。吃一肚子巧克力浆,产妇烧心反胃的感受更明显。但是对于体能消耗太大,或进入第二产程用力的过程中确实可以考虑吃点巧克力补充体能。
(糖尿病妈妈慎重!)
红牛
高咖啡因饮料。有时候产妇喝了很多red哞后对医生说:“大夫,我喝完红牛心里突突突突的不舒服。” 所以,实在想喝少量喝一点,不能一次一罐那样豪爽。
(糖尿病妈妈慎重)
汉堡
这个可不易消化。你吃了,麻醉医生哭了。
米饭炒菜
老公陪产温柔喂饭,产妇宫缩密集时往往没咀嚼完就顺着呼吸节奏喷老公一脸又一脸。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饭饭,其实产妇根本吃不下。
偏方饮食
因地域文化的差异,有时家属要求把一些奇怪的食物送进产房,助产士小姐姐出于医疗安全的考虑一般会拒绝这样的要求。
混合着各种草药的汤
这个也是要慎重。在没有专业医生一一把脉的情况下,全体产妇用同一个“方子”,会不会引发药物间相互作用,会不会诱发出血增多都是未知数,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各大医院产房内一日三餐的时段都会提供半流质易消化饮食。但是确实由于每位产妇进入产房的时间不同,待产的时长不同,个体身体素质不同,这种种差异导致在饮食饮水上没办法做到同步,那自然要个体化调整。
文章来源:懂你的助产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