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
擅长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已完成食管ESD2000余例,胃ESD800余例,肠ESD300余例,并独创发明“二片法”全周切除术,交替钛夹闭合术,带裙边支架防治食管ESD术后狭窄等国际先进技术);擅长食管、胃、肠道起源于粘膜下和固有肌层平滑肌瘤和间质瘤的隧道内镜技术(STER),全壁层切除术(EFR)等,成功完成STER和EFR手术1500余例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科主任、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协作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江苏省消化内镜学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施教授曾发表中英文论文130余篇(SCI55余篇,通讯作者30篇,中华系列文章60篇),主编副主编专著4部,主持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14项,获省厅级奖项10项。研究成果曾分别在2007年UEGW(巴黎)和2010年和2014年美国DDW(新奥尔良和芝加哥)上作大会发言交流。施教授擅长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已完成食管ESD2000余例,胃ESD800余例,肠ESD300余例,并独创发明“二片法”全周切除术,交替钛夹闭合术,带裙边支架防治食管ESD术后狭窄等国际先进技术);擅长食管、胃、肠道起源于粘膜下和固有肌层平滑肌瘤和间质瘤的隧道内镜技术(STER),全壁层切除术(EFR)等,成功完成STER和EFR手术1500余例。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