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市东方医院2022年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开启

    为积极贯彻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宣传普及老年健康政策和科学知识,切实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根据国家、省、市卫健委下发的《关于开展2022年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的指示精神,市东方医院老年医学科于7月25日开启今年的“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 在这一周里,市东方医院老年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将深入到东部城区的老年人聚集的场所,关爱老人健康,积极解答患者疑难,推广科普知识,指导饮食及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将老年健康管理落到实处。 7月25日,老年医学科在门诊一楼大厅,举行老年健康宣传周启动仪式。今年的“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改善老年营养 促进老年健康”。 老年医学科主任史红革简单开场,介绍了此次活动的主题、内容及意义。老年医学科牛锦锦医生声情并茂的为大家讲解了老年人夏季养生的相关知识。 营养师孙运梅讲解了老年人营养、膳食及常见的营养误区等知识。 老年医学科还邀请了心内科吴兆增、康复科周斌、五官科孙军及营养科孙运梅等学科的专家共同为老人们义诊,并给予相关疾病的防治建议。 老年医学科护士长郭爱霞率领老年护理专科小组教老人们跳“毛巾操”,大家在嘻嘻哈哈中愉悦了身心,强健了体魄。 今年的“老年健康宣传周”的主题是营养与健康,更重视改变日常生活习惯使老人们获益,长于“治未病”,营养的话题比疾病的讲解让老人们感觉更轻松,也更容易接受,市东方医院老年医学科希望把这一主题做得更实、做得更细,做到真正的惠民,才能为国家健康事业分忧。  

    2023.08.07
  • 老年人饮食“五保证”

    老年人饮食“五保证” 一:一袋牛奶,增加蛋白又补钙。 二:补充碳水化合物: 250-450克;喝汤: 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吼越胖。 三:三份高蛋白:一个鸡蛋, 一两瘦肉,二两豆腐。 四: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五:500克蔬菜和水果。 睡前杯水防梗塞,半夜饮水少中风,清晨2杯开水,洗涤肠胃又防病。 总量(如无特殊) :     2500ml-3000ml:8杯水 合理饮食,健体防病,早起早睡别早吃,休息胃肠好进食,人在睡眠时,绝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而消化器官却仍在消化吸收前一天存留在胃肠道中的食物,到早晨才渐渐进入休息状态。如果早餐过早,就必然会干扰,使消化系统长期处于疲劳应战的状态。所以,老年人最好在早上8点以后吃早餐。 合理饮食,健体防病,合理补钙太阳晒,筋骨强健步四海。

    2021.11.22
  • 八段锦操作流程

    八段锦操作流程 预备式: 腿微微弯曲,双手抱球,两掌心朝向腹部,指尖相对且相距十厘米,自然呼吸。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两掌交叉,吸气上托,翻掌上举。目光随手掌上移,至头顶后目视前方微微闭气,松指下落呼气抱球。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开脚搭手吸气,呼气下蹲拉弓。吸气转重心,呼气回正。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吸气起身,上托下按,微微闭气,呼气下落手回收。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起身手上摆,吸气翻掌摆头,微微闭气,呼气下按腿微弯。 第五式:攒事怒目增乞力 开步托手,吸气上举,呼气下落,双手搭腿,俯身吸气,呼气旋转,吸气向后摇头,呼气回正。 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 双手下按,吸气起身举手至头顶,呼气下落,吸气穿掌,呼气弯腰往下摸,按掌于脚面,手往前伸,吸气上举起身。 第七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开脚变马步下落,攒拳怒目吸气,旋掌憋气,呼气收回。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并脚,提脚吸气,落脚呼气,轻轻下震地面。

    2021.11.22
  • 动起来,“衰”不了一一老年平衡功能训练

    动起来,“衰”不了一一老年平衡功能训练 一、什么是老年衰弱? 衰弱是老年综合征常见症状之一。老年衰弱是指由于机体退行性改变和多科种慢性疾病引起的机体易损性增加的老年综合症,其核心是老年人生理储备减少或者多系统异常,外界较小的刺激即可引起负性临床事件的发生。衰弱不是种病,而是种疾病前状态。衰弱是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能够客观的反映老年人慢性健康状况,涉及到多系统生理学改变,包括神经肌肉系统、代谢和免疫系统改变。一股般来说,65岁以上的老年人老年衰病率为11-14.9%,80岁以上老人达20-40%,90岁以上老年30-40%。研究显示平衡训练、家庭及社会支持的自我锻炼、适量的太极拳运动对衰弱有较好影响,对预防跌倒也有积极的效果。 二、平衡功能训练的意义? 1.站立不稳是老人跌倒的常见原因之一, 据统计,在全世界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年约有30%-40%老年人至少跌1次,其中约有53%是由于行走或站立不稳定所造成的。50岁是平衡能力下降的一个分水岭,50岁之后平衡能力下降明显。 70岁的老人平衡力相对于年轻时会下降70%~80%。 2.影响平衡能力的因素包括 第一:前庭器官,位于我们耳道的深部,受大脑位听神经的控制。 第二:躯体感觉,存在于我们全身各部位的肌肉、韧带、关节、肌腱。 第三:视觉系统 3.提高平衡能力的方法: 专家介绍:打太极拳有利于我们提高平衡能力。太极拳有很多动作都是在类似于马步的状态下完成的,在膝关节半蹲位的情况下完成了转体和左右手的互换等动作,而这些动作需要我们的前庭器官来协同上下肢有效地促进了前庭器官功能的优化。

    2021.11.22
  • 考生家长看过来|营养专家教你高考饮食搭配!

    转眼又是一年高考时,孩子们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无数期待的眼神都聚焦金榜题名那一刻。此时此刻,孩子们应拿出最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沉着应战,考生们的高考期间的饮食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在高考期间,做好考生饮食保障,应该是每一位家长最想知道的事情了!下面我们请到连云港市东方医院营养科臧婷婷,来给大家讲讲如何保障孩子们高考的饮食!   01早餐如何吃好? 面临高考,早晨不可空腹,吃好早餐可给大脑供应足够的能量,对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较好的答题状态具有重要作用。早餐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30%。 由于起床后,大脑皮层仍处在抑制状态,很多孩子食欲较差,进食量少,因此早餐要进食体积小、质量高、热量高、耐饥且又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番茄蘑菇鸡蛋面或菜包、肉包、牛奶或豆浆等。早餐品种要丰富, 营养平衡,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优质蛋白质即可。   02午餐如何吃得饱? 上午体内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消耗很大,午餐应该吃饱吃好,午餐能量一般占全天供给量的35%~45%。可吃些肉类、鸡蛋等含能量较高的食品, 为下午的考试做好准备。除了优质蛋白类,还要有主食、蔬菜、豆制品、水果等等。   03晚餐和加餐该如何平衡? 晚餐应以谷类食物和蔬菜为主,优质蛋白质适量,口味清淡易于消化,有利于抗疲劳和养神醒脑。 考试前,学生大多因复习功课睡得较晚,从晚餐至睡觉,中间大约有4~5个小时。这段时间里,晚餐所吃的食物已基本消化掉,需要加以补充。 考试期间需要维持清醒而活跃的头脑,需要较多蔬菜供应。以素食为主、油脂含量少的食物有利于餐后功课的有效复习。加餐可以食用一杯酸奶,酸奶营养价值高,又容易消化, 作为夜宵不会增加肠胃负担。   04注意事项 在高考考试阶段,一定要注意考生的饮食卫生,不要给考生吃剩下的饭菜,生吃瓜果要用开水烫洗;做凉拌菜时,调料中应加醋、蒜泥,既杀菌又能增进食欲。不要给考生吃太多的生冷食品,以免出现肠胃不适、腹泻等病症,影响备考状态。 在饮食选择要以高碳水化合物、优质高蛋白、低脂肪的原则,并保证营养素的科学摄入。可以熬些绿豆汤、银耳莲子羹等既美味可口,又营养丰富、清凉祛暑的食物。迎考期间,考生的脑细胞消耗很多,及时补充蛋白质显得尤为重要。可多吃些蛋白质含量高的精瘦肉、鸡、鱼等食品,也可为考生准备量少而品种丰富的蔬菜和水果。维生素C不仅可以帮考生增强免疫力,还有助于考生提高记忆力、分析力。应避免过量食用温热性食物,如狗肉、羊肉、韭菜、花椒、辣椒等,或滥用温补药品,如人参、鹿茸等。 高考期间还要注意少吃雪糕、冰激凌等冷食;尽量不吃街头小摊上的熟肉制品或凉拌菜,以防止食物中毒或肠道感染。考生在高考期间往往容易因精神焦虑而食欲不佳, 吃不下饭。这时候可以多喝一些牛奶,吃水果或是喝果汁来补充营养。  

    2021.06.08
  •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丨别慌,了解这些你就不怕!

    2021年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宣传主题是:The clock is ticking(分秒必争,终止结核),我国今年宣传的主题是:“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故人们对结核病产生了很强的恐惧心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已经研制出数十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结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任何器官,也就是说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但结核杆菌主要通过人体的呼吸道进行传播,所以在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发生肺结核者占绝大多数。目前全球每年新发结核患者约1000万,有100余万人因结核病死亡。我国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因此“防控结核,人人有责”。 肺结核有哪些常见症状 肺结核病的早期与其他疾病一样,由于病变小而没有明显症状。即使有了症状,也是一些很普通的症状,没有很明显的特点,病人和医生容易忽略。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超过3周;发热或胸痛超过3周;咯血。有了上述症状后,就是一位“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早期正确的诊断是治愈肺结核病的首要条件。但是除了常见的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典型肺结核病症状之外,还有几个不典型的表现: 1.长期低热、久咳不愈3周~4周以上,并经常规治疗无好转; 2.久治不愈的皮肤伤口感染,特别是肛周脓肿,腋下、颈部有包块; 3.大咳血且不易停止; 4.大量胸腔积液、脓气胸,特别是以前曾患过肺结核又出现上述症状。 肺结核的危害有哪些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对您个人而言会造成肺的损伤,影响您的工作、生活,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您的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会传染您的亲人和朋友。如果得了肺结核没有按疗程完成正规治疗,极有可能转化为难治的耐药结核。 如何感染、发病和传染的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排菌病人,结核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病人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把含有结核菌的飞沫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微沫可受到结核菌的感染。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菌的毒力和身体抵抗力的强弱,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通常无任何症状,但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病。 如何预防结核病 1、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据统计,每十分钟通风换气一次,4~5次后可以吹掉空气中99%的结核杆菌。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 3、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痰要用纸包好焚烧,不要随地吐痰,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4、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2021.04.14
  • 你的身高你做主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矮小、早熟等生长发育问题逐渐得到了家长们的关注和重视,过早地发育、比同龄人矮小或者过于肥胖是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常见问题。为了真正帮助到家长和孩子们,东方医院儿科每周三上午定期开展生长发育门诊,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如何判断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 (1)与国家制定的身高标准表或者身高百分位曲线对照; (2)留意观察孩子在其他同年龄、同性别的孩子中是否矮得比较多; (3)孩子在班上是否总是坐前两排; (4)孩子的衣服、裤子、鞋子尺寸大小是否很久没有换过; (5)孩子的生长速率较低:3岁到青春期前每年生长速率<5厘米,青春期每年生长速率<6厘米; 如果发现以上五点之一,说明孩子身高发育异常,需要到医院筛查是否有矮小相关内分泌疾病。   小儿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影响有哪些? 1.儿童矮身材: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同年龄的儿童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2SD),或低于第三个百分位数(-1.88SD)。 2.性早熟:儿科内分泌系统常见的发育异常,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发育的异常性疾病。 3.和同龄人身高差异过大,影响孩子心理,对融入同龄人生活产生心理阴影。      

    2021.04.01
  • 便血?别把肠癌当痔疮!

    不用跟你讲你都知道啦 大便里有血,肯定不是好事。 但你要弄明白,是什么问题啊! 要知道,同样是便血, 可能是痔疮,也可能是癌症, 这差别可就大了。 超过80%的直肠癌,会被当成痔疮治疗! 因为直肠癌和痔疮都会发生便血,而且都是鲜血,无论是患者,还是首诊医生,往往会被惯性思维所误导,下意识地当成痔疮,没有进行专业的检查,以至于酿成大祸,悔之晚矣! 有研究表明,我国超过80%的直肠癌,在出现便血症状时,被当做痔疮,许多人因此丧失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还有一些患者以前有痔疮病史,过了几年又出现大便出血,自以为是痔疮又犯了,用了一些痔疮药以后就不出血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又出现便血,这个时候才去医院就诊,进行结肠镜检查才发现是直肠癌。 同为大便出血,该如何鉴别? 区别一: 痔疮是直肠下段、肛管和肛门缘的静脉丛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属于人体“突起”病变,痔疮的本质是血管团。 因此,其出血主要是各种原因(如久坐、免疫力下降、长期口服抗凝药、饮酒、辛辣刺激等)导致血管团局部破损所致。 直肠癌属于恶性肿瘤,是人体的“异常组织”。直肠癌的本质是肿瘤细胞和供应肿瘤细胞的小血管。 因此,其出血来源多是癌浸润直肠黏膜使其表面溃烂或癌肿本身破溃导致。 区别二: 痔疮便血颜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合,多沾在粪便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前后的滴血。 直肠癌便血则表现为大便中混有血液、黏液、甚至脓液相互混杂在一起,不易分开,而且往往伴有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排便困难等。 直肠癌”和“痔疮”的便血的差别 出现大便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去检查 直肠癌伴随症状较多,主要症状有: ①直肠刺激症状。常见腹泻,里急后重及排便不尽感,有时每日排便数次,但每次量不多。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腹泻及便秘交替出现。 ②癌肿破溃感染症状。常见大便带有脓血及黏液,一般出血量较少,血呈鲜红色或稍暗,附于大便表面,便血常为间歇性,少数病例可发生大量出血,病人有肛门下坠不适感。 ③肠腔狭窄梗阻症状。癌肿浸润肠壁使肠腔狭窄,引起大便变细变形,严重时出现排便困难。 ④消耗迹象。恶性肿瘤长期慢性消耗,可出现贫血、消瘦等恶病质征象。 ⑤转移迹象。直肠癌一般无疼痛,但癌肿浸润肛管和括约肌则疼痛显著,恶性肿瘤细胞可以随血液淋巴转移至其他部位,如肝脏,肺等。 出现上述症状任何一条,要第一时间去做肠镜和其他相关检查 区别痔疮和直肠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1、肛门指检: 这个检查方便、价廉,能发现80%的直肠癌。 2、电子肛肠镜和结肠镜检查 年过40岁,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建议及时做一次肠镜。因为绝大多数的肠道肿瘤,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 总之,如果您大便带血,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肛肠专科医生进行检查,以排除直肠癌的可能。 什么时候需看肛肠科 1、便血:当您排大便时,肛门滴血,纸擦有血,或大便上有血,且为鲜红色的血时,首先看肛肠科行直肠指检及电子肛肠镜检查以排除直肠肿瘤。 2、肛旁肿物:肛门缘扪及肿物;大便时肛内有肿物脱出时,脱出物便后能自行回纳或不能自行回纳,需要用手脱回时 3、肛旁肿痛或肛门坠胀不适:肛门或者肛门旁边肿痛时,或便时肛门疼痛;排大便有粘液时;当肛肠坠胀时;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 4、便秘:排便不畅、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者大便变细;大便排出困难 5、反复发作肛门肿痛、流脓 6、肛门潮湿、瘙痒等情况时 7、大便时有块物呈圆锥形脱出时 肛肠科诊治的常见疾病:外痔、内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肛瘘、肛乳头瘤、直肠炎、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便秘、肛周湿疹、肛门瘙痒症、肛门部尖锐湿疣、直肠息肉、直肠脱垂等。

    2021.04.01
  • 康复病房里的养生保健操,让患者动起来……

         为了更好的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精、专、细、新”,市立东方医院康复科护理组召开专题会议,采用头脑风暴法,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夏季百日优质服务措施。病房“养生保健操”就是其中最受患者及家属欢迎的举措之一。   “ 康复科患者住院治疗疗程长,住院生活枯燥无味,且多为老年患者,尤其是疫情期间又不能随意外出,很多患者和家属治疗之余,就是看电视或玩手机,为了丰富患者和家属的文化生活,使其明白肢体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养成规律锻炼身体的习惯,康复科的护士们特意编排了适合零基础患者的颈椎康复保健操,每天按时带领大家一起锻炼,希望能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 ”康复科护士长郭爱霞介绍道。 每天下午三点钟,病区走廊,轻柔舒缓的音乐如期响起,大家在护士的带领下开始做颈椎操。 有一个80多岁轻度认知障碍的爷爷,坐在轮椅上,面带微笑的点头摇头,享受着这个过程。尽管他的动作很不标准,有的动作甚至好笑,但在他看来能让大家开心一笑也是他的本领似的。 有一位陪护的阿姨一边做一边情不自禁地说:“好受,你们不仅对患者有爱心,对我们家属也很体贴呢!”,还说老爷子没生病以前她经常去跳广场舞,而且是广场舞高手呢!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仿佛忘记了昨天的烦恼。 通过锻炼很多患者和家属向护士们反映活动比以前灵活,并且肩周炎和颈椎病都有所缓解,有的医护在带领患者练习后,原有的颈椎病也得到了改善,成为了受益者。   养生保健操既然得到患者的充分认可,我们就要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规范管理,常态开展,确保患者得到的是“真功夫。”康复科护士长郭爱霞说道。          

    2020.09.09
  • 花甲、虾、生蚝…里面黑黑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能不能吃?看完这篇你就知道了

    每到夏天,海鲜市场就异常活跃,各种形形色色的海产品成了餐桌上的常见美食。不仅种类多、做法多、味道好,而且大多数营养价值都很高,像含有的蛋白质、碘元素、锌元素、氨基酸等对身体健康起着促进作用。 不过,每年都有人因不当吃海鲜出现腹泻、呕吐等情况,让不少人怀疑是不是吃得不对,尤其是很多海鲜水产中会存在黑色物质,到底该不该去掉?   1 虾 黑线是消化道 虾营养极为丰富,含有的蛋白质是鱼、蛋、奶的几倍到几十倍;还有丰富的钾、碘、镁、磷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A、氨茶碱等营养,很适合老年人及身体虚弱的人食用。 而吃虾的时候,很多人都疑惑,背上的虾线到底要不要去? 理论上来说,这是虾的消化道,充满消化物,的确不干净,建议处理掉; 不过若是懒,只要完全煮熟,高温会杀掉里面的细菌,吃下去也并无大碍,只是口感略有影响。 至于虾头,也会有部分黑色物质,有人担心与重金属超标有关。其实虾头变黑,可能是虾多吃了深色藻类或者褐色饲料等(胃在虾头处);也可能是其中的酪氨酸酶产生了一些黑色素。只要是正规市场购买的虾,通常都是安全的,可以食用。 【去虾线小窍门】 ①从头部去虾线:先剪去虾的头部,然后扯出虾脑就能一并带出虾线。 ②从背部去虾线:从虾头和虾身的连接处向下数的第3个关节处,用牙签插入,穿过虾身。一手拿着虾身,一手将牙签轻轻地向外将虾线挑出来。 ③将虾煮至半熟,剥去甲壳,此时虾的背肌很容易翻起,就可以很容易把虾线挑掉。 2 花甲 黑色部分是肠腺和海泥 花甲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物,而且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在花甲中有一种叫蛤素的物质,有抑制肿瘤生长的抗癌效应; 另外含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特殊胆固醇。因此像三高、肥胖人群很适合吃。 花甲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除了外壳不能吃,内脏的沙子不能吃,其它的其实都可以吃。 花甲里面的黑色部分是肠腺和海泥,肠腺里虽然有花甲食用完未完全消化的食物,也有一些代谢废物,但花甲多生活在浅海海底,吃的浮游藻类和少量浮游生物,饮食比较干净,所以吃了一般也没什么关系。 不嫌麻烦的可以剔除,但剔除了这个部分,你会发现能吃的所剩无几~但花甲在吃之前一定要将沙吐干净,口感才会更好。 【吐沙小技巧】 ①接一盆清水,里面加些盐搅拌均匀; ②放入花甲,浸泡2-3小时,再换清水洗几遍即可。 3 扇贝 黑色部位是消化腺和鳃结构 扇贝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族及多种微量元素,可有效促进脑细胞的生长,提高记忆力。 扇贝中的可食部分是白色的闭壳肌、片状呈红色或白色的生殖腺,而裙边藏垢较多,尽量不要生吃;黑色的消化腺和鳃结构是不能食用的。 扇贝的消化腺中可能有排泄的废物、重金属或泥沙,最好在烹煮前去掉,以免污染其他可食部分。 4 生蚝 黑绿色部分是肠腺团 生蚝有“海底牛奶”的美称,蛋白质含量高达50%左右,经常食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又含有能够促进脑力发育的牛磺酸和DHA,可以起到健脑的作用。 生蚝除了外壳不能吃,里面的肉其实全都可以吃,而黑绿色的那部分主要是生蚝的内脏和肠腺,也就是生蚝还没有消化掉的食物。 消化物,那不是很脏?其实一般来说,蚝是“素食主义者”,所摄入的是一些藻类及浮游植物,这些物质营养很丰富,对人体是有益的。像目前国外较流行的小球藻营养片,其中的小球藻,就是牡蛎胃囊里绿色物质的主要成分。 因此,生蚝中黑绿色部分也能吃,不想吃也可以去掉。 另外,小编还要提醒大家,生蚝能不能生吃,关键看其生长环境和检测结果,比如:生长在特别干净海域的生蚝,蚝的外壳是翡翠色的,俗称翡翠蚝,可以生吃。但安全起见,最近生蚝则最好煮熟后食用。 5 海虹 黑色絮状物是足丝 海虹也叫贻贝、青口、淡菜,被称为是“海中的鸡蛋”。富含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锰、锌、硒、碘等众多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却还很便宜。适合体虚、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的人作为日常膳食。 而海虹里也有一些黑色的絮状物,也被叫做“足丝”(贻贝靠足丝可以锚固在其它生物表面,即使遭遇超强风浪也不会脱落)。 足丝是一种纤维物质,在肠胃里很不容易消化;而且这个部分又直接和外界接触,容易有寄生虫或滋生细菌,因此吃之前建议摘掉。 6 海螺,三处不能吃 海螺也是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健康海鲜美食,但它不能吃的地方却比较多: ①尾部:主要是海螺的肠子,排泄器官,里面的脏东西较多,胆固醇也高,吃多了易造成腹泻。 ②背部绿色区域:海螺的苦胆,口感发苦,有些肠胃敏感的吃了可能会不舒服; ③头部:海螺的脑,形状像是两个小圆球一样,而且一般都是藏在海螺肉里面的,其会分泌麻痹性的贝类毒素,这种毒素耐热、耐酸,不易破坏。吃时最好去掉。 【温馨提示】:最近情况特殊,海鲜水产最好完全煮熟后食用哦~

    2020.07.22
  • 一图看懂:夏季空调怎么用才安全

      夏天来了,疫情之下,能不能开空调?人员密集场所空调怎么用才安全?为科学指导、规范办公场所、公共场所和住宅等空调的运行管理和使用,有效降低新冠肺炎传播风险,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夏季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引(修订版)》。    

    2020.07.08
  • 重点人群如何防控新冠肺炎:学生疫情防控指南

    *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劳逸结合。 * 减少久坐,适度运动,保持心理平衡。 * 清淡饮食,均衡营养。 *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 使用过的纸巾投掷到专门垃圾桶,餐具、毛巾等生活用品单独使用。 *尽量减少外出,必须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 * 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勤洗手,有条件时,可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 在家上网课时,应注意用眼卫生,并做好电脑等电子产品表面的清洁消毒。 * 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需报告班主任,并及时就医。

    2020.07.08
上一页 1 2 3 4 ... 36 下一页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